拓宽企业出资方式,探索支持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扩大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网办”范围;打造通州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近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全面优化副中心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共涉及5大类15条具体举措,新举措的实施将更好地激发城市副中心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扩大外企登记注册“全程网办”范围
【资料图】
更新“容错纠错清单4.0版”
《方案》实施后,企业的开办将更加便捷。《方案》提出,今年,城市副中心将拓宽企业出资方式,探索支持知识产权使用权出资;进一步扩大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网办”范围,外籍人员持护照、港澳台居民持居住证可在线办理企业设立、变更登记;同时,继续推进经营范围“菜单式点选”服务和企业名称登记自主申报,提高企业名称登记效率;加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的指导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对企业使用“北京城市副中心”字样的企业加强审核规范;持续释放住所(经营场所)资源。统筹辖区各乡镇、各街道、园区等住所(经营场所)资源,加大可供企业注册的住所(经营场所)信息的公开力度。
“一业一证”改革也将持续推进。《方案》中提到,告知承诺制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推广。城市副中心将严格落实《北京自贸试验区内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工作规范(试行)》的规定,对于申请粮食加工品、调味品(味精)、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糖)五个低风险类别食品生产许可,可适用告知承诺制,并进一步减少企业申请材料数量。在自贸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推进市场主体确认制适用范围并且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完善新型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配合推进“一业一证”改革。
随着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工作的深入推进,《方案》中明确,城市副中心将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扩展更新“轻微违法容错纠错清单4.0版”,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还将着力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包括:全面推广“一码检查”,即:检查人员扫描“企业码”获取检查任务、填报结果、全程留痕,规范检查行为。
推行智慧监管也将成为今年的主要工作,城市副中心将率先构建新型监管体系,在餐饮环节、特种设备等方面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依托市局北京市网络交易监管系统,探索推进对涉网主体非现场监管模式,维护良好电子商务环境。
打造商业秘密保护通州品牌
探索建立健全认证数据共享互认机制
《方案》中还提到,今年,通州区还将打造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从企业需求和鼓励创新出发,以构建安全、公平的营商环境为重点,尽快形成一套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打造出商业秘密保护的通州品牌,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
在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州分中心的建设中,今年将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年内在专业孵化器和重点园区内新建1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站,并围绕重点产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强化商标注册管理,提高商标侵权类案件办理效率,平均办理时间压减至70日以内。积极争取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常驻代表机构等国际化专业机构、服务平台在副中心设立。
主动打造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方案》中明确,加强跨区域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市场主体登记同事同标改革,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服务,探索建立健全认证数据共享互认机制,推动实现京津冀企业注册登记、营业执照遗失补领换发等业务“跨省通办”。
加强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推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推动京津冀行政执法结果互认和信息共享,开展京津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行为的执法处理,加大侵权行为联合惩治力度。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