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3上海车展)落下帷幕。1000余家企业参展,超36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充分体现了行业热度,众多首发新品、创新技术备受市场瞩目,中国自主品牌更成为了2023上海车展的绝对主角。
这个主角,来之不易。1953年,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七十年风风雨雨,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到打开国门,从寻找合资到自主品牌逐渐成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诞生、成长到成熟的螺旋式发展历程。
华丽转身的背后,得益于中国自主品牌技术的持续突破、政策的有效支持,以及市场的不断壮大。今天,在多方因素同频共振下,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资料图】
技术层面,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紧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实现“换道超车”。新体系电池、汽车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持续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开始启动,5G车路协同的技术应用不断加快,促进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协同发展。
政策层面,2012年以来,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再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就技术、市场、品牌指明发展方向。在此期间,相关主管部门还就能源供给、安全保障、市场推广及流通等方面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助力我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层面,2022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7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全年新注册登记535万辆。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7%,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达到了1596万辆,将近1600万辆。我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引导力量。
当前,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品牌结构,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升销量,迎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成为行业共识。
从产品结构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高,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延续去年迅猛增势,新一轮新能源产品结构调整大幕拉开;从市场结构看,新能源汽车在拓展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同时,借助产业先发优势按下出海“快进键”,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进一步开拓电动化增量市场,扩大发展空间;从品牌结构看,2022年,传统车企纷纷加大新能源新车投放数量,推出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并在中高端赛道持续发力,为其它传统汽车集团提供了借鉴样板。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可以说,发展新能源技术是自主品牌赢得半壁江山的关键一招。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纵观我国汽车工业,正在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技术换市场”的华丽转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站上潮头,在此背景下,跨国车企纷纷“转向”,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环境复杂多变,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产业布局不够优化,智能化竞争加剧,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迈进汽车行业新时代,各界应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勤修“内功”的同时,更需加强与外界交流,以见微知著的敏锐度洞察把握行业势,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自觉下好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先手棋”。
标签: